上次寫了被動投資在指數基金(ETF),今次介紹平均買入法,平均買入法需要自己選股,但就不需要決定買入時機,可以避免高位買貨的風險。最常見的平均買入法是月供股票,每月投入例如$2000買入股份,獲得的股數為(2000/買入價),長線累積股份數目,月供最好持續3年以上,一般銀行或證券商都有提供月供股票服務,基本上自動化。月供股票好處在於能夠長期平均買入價、減少依靠直覺而犯錯、令自己長期持有股票和儲蓄,而月供優質股回報長遠會大於儲蓄保險。月供股票亦能夠將平均買入價拉低,例如月供$1000,第一個月在$20買,買入了50股,第二個月在$40,買入了25股,所以總共投入$2000, 獲得75股,平均買入價是$26.67而不是$30,因為股價較低時能夠買入更多股份。
月供股票的對像一定要是優質股,要同時具備增長力和穩定性,因為月供是長期進行的,不能夠月供有財務風險的股票;而若無增長力的話月供數年後亦得不到回報。最理想的是有長期上升趨勢,或U型走勢的股票,後者有一段時間儲平貨拉低買入價,不過未來走勢不可預測,這只是理想情況。月供股票亦有幾個缺點,例如無法靠捕捉高低位增加利潤,只能在股價較低時增加月供額;需要持續投入資金;月供股票亦會出現碎股,即股數不足一手;還有就是手續費可能較高。
如果想完全被動投資的話,月供指數基金例如盈富基金(2800)或美國的S&P 500 ETF都是不錯的選擇,在選股和時機上都被動,可以完全不用檢視績效。其他月供股票對像有友邦(1299)、中國平安(2318)、領展(823)、港交所(388)、騰訊(700)、阿里巴巴(9988)、中生製藥(1177)、煤氣(003)等等。月供股票最重要是讓它自動進行,不要輕易停供,長期進行月供計劃,定期檢視公司質素,在股價便宜時可以加大月供額,反之亦然。長線定能累積一筆可觀的金額,達到財務目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