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效應的關鍵之處在於當雪球愈大時,能夠累積到的雪愈多,雪球繼續變得更大。而應用在投資上,雪球效應係指財富複式增長,將利潤繼續投入滾存,以增加將來利潤,俗稱「錢搵錢」。
為何讓財富持續複式增長如此重要 ? 因為經濟是以百分比增長,通漲亦以百分比增長,而只靠薪金無法讓財富複式增長,雖然薪金自身係以百分比增長,但由於過住累積的薪金不會增加未來的收入,因此薪金增長只會增加當期收入,對整體財富只有額外的增加,沒有複式的增長。結論是單靠薪金收入長遠會被經濟拋離,被通漲蠶食,增加財富差距。
而能讓財富複式增長的途徑包括建立生意、投資房地產和股票等、購買金融產品。有一些途徑需要自行將利潤再投入以達至複式增長,有一些本質上已包含複式增長,例如房地產和股票。房地產的購物力與經濟相關,令樓價以百分比增長 (有些人認為房地產以加法增長,試問一百萬和一千萬的樓邊一間升多一百萬較快)。而股票複式在於優質企業會將保留盈餘再投資,令企業價值增加,帶動股價複式成長。
投資收益在雪球愈大時收益愈大,所以投資應該愈早開始愈好,雪球的威力就可以愈早感受到。如果在20歲時投入10萬,每月再投入1萬,投資回報達到10%,50歲時會累積二千四百萬。若30歲才開始投資,50歲時只有八百三十萬。若投資回報達到15% (普遍增長股都有 > 20%增長),前者50歲時達到七千七百萬。所以雪球效應最重要係三樣困素:本金、回報率、年期。總回報看似誇張,但實質上卻可行。10%回報接近市場平均回報,利用被動投資該可達到,而15%可能需要在選股和判斷時機上有一定知識。
著名基金經理Peter Lynch在1977-1990年十三年間管理的基金達到29%平均年回報,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基金。而巴菲特幾十年來的平均回報大約20%,就有富可敵國的規模,可見複式增長的可怕。普通投資人在某一年旺市期間回報達到50%甚至倍增也有可能,但最關鍵是要長期維持回報率和避免重大虧損。
著名基金經理Peter Lynch在1977-1990年十三年間管理的基金達到29%平均年回報,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基金。而巴菲特幾十年來的平均回報大約20%,就有富可敵國的規模,可見複式增長的可怕。普通投資人在某一年旺市期間回報達到50%甚至倍增也有可能,但最關鍵是要長期維持回報率和避免重大虧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