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3日星期三

Philip Fisher大作《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非常潛力股)(上)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自己有 85% Benjamin Graham(價值投資之父,前幾篇有講)和 15% Philip Fisher
巴菲特早期投資時期較採用 Graham 的方法偏向投資嚴重低估的股票(價值型投資),避開估值高的股票。而後期受 Fisher 影響開始投資股票合理而有高增長潛力的優質股(成長型投資)
Philip Fisher 是成長型投資的著名人物,專門尋找高增長同時優質的企業投資,提倡「閒聊法」十五項選股準則「閒聊法」通過與企業員工、業務合作伙伴、專家、企業高層對話閒聊以深入地分析企業質素。呢套方法需要一定門檻,我地難以模仿,不過亦表達了投資前要有深層次的了解,如同自己是企業收購者一樣,而非只憑媒體和親友推介的號碼在幾分鐘內就決定投資某股。

十五項選股準則有部分有一定門檻,我抽左其中9條我地能夠合理解答的 :

1.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有沒有充足的市場潛力來讓營業額大幅增長至少好幾年?
2.當目前尚具吸引力的產品線的增長潛力已大致殆盡,管理階層有沒有決心繼續發展產品來提升整體銷售潛力?
3.與公司的規模相比,公司研究及發展的效率如何?
4.公司的利潤率高嗎?
5.公司採取甚麼措施來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6.公司有沒有短期或長期的盈利展望?
7.在可見的將來,公司會否因拓展業務而發行大量股票進行股本融資,令流通股本大增,抵銷現有股東從預期的增長中所獲得的利益?
8.公司管理層是否只向投資者報喜不報憂?
9.公司管理層的誠信是否毋庸置疑?

投資者在買入任何股票前都應該考慮上述準則,而每一條不只是Yes/No,背後要有適當的分析。例如評估增長可以考慮市場飽和程度、市場滲透率、產品競爭力、新產品推出等。第7項可以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和現金流質素、過往有冇財技。管理層質素可留意新聞和年報的致辭,了解管理層是否樂意向投資者說明企業真實情況,有冇只是報喜不報憂等,可通過數年的年報分析連貫性。通常管理層誠信有問題我絕對不沾手,如小米(1810)利用高價上市套現舊股,CEO又從"獎勵計劃"經常獲得股份,而佢本身擁有過半投票權,可輕易從股東身上獲得利益。

Philip Fisher在評估增長時著重企業的研發能力,如果企業冇一定研發能力,只靠舊產品不太可能保持長期競爭優勢,而多產品線亦保障了獲利穩定性。我地可以從研究投入佔比、過往產品推出情況、管理層未來計劃判斷企業的前景。Fisher投資企業最短起碼三年,長線等待企業發揮潛力,最理想是找到盈利穩定而有長遠增長潛力的企業。Fisher相較於Graham側重未來因素遠多於歷史數據,就算價格不便宜亦不想放過具重大潛力的企業,他舉例若企業5年後值$40,現時於$10或$13買入又有甚麼大分別,雖然股價相差30%。當然前題係佢對前景的看法正確,現今市面好多熱門的當炒股只受一時的"憧憬"而被追捧,認為潛力無限,此時長線投資的話代價無法想像。

Fisher的投資方向較Graham適合現今環境,但Graham 的核心理念都很有學習價值,而成長型投資廣義上亦屬於價值投資,投資者會分析企業價值,成長型較著重未來價值,價值投資著重當刻的價值低估。篇幅有限稍後再寫埋下集。

***
如果你對價值投資和長線複式累積財富有興趣,可以like& follow本頁,每隔幾天就會分享投資知識,歡迎留言討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